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 偏至” 、“ 复古” 与文明再造——早期鲁迅对历史进步论的接...
  • [摘要]20 世纪初,历史进步论被广为接受。这一观念涉及到如何理解中国古代 历史、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现代世界重建中国的主体性等重要命题。鲁迅早年的科学 训练使他具备了相对充实的进化论知识,他也曾借助历史进步论的视角观照晚清时期的 中国,但鲁迅同时表现出了对于历史更为复杂的理解。鲁迅认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 其相对的合理性,无法含混地在各时期之间指认出进步的必然迹象。根据进化论所昭示 的史实,鲁迅重新评价了古代历史,他强调古今之间的有机延续并希望锻造出新的民族 主体。在此基础上,鲁迅反转了晚清文明论的构架,他推崇野蛮中的精神力量,认为中 国历史的内部仍然蕴含着生机。
  • 孙尧天
  • 全文[ PDF 1497.0 MB ] 2019.4(8):13-23  共有 1355 人次浏览
  • 回到语言艺术原点——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
  • [摘要]文艺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时代而兴并引发争议的学科,先后经历美学论、 文化论和语言艺术论三次转向。当前重建语言艺术论范式需要在若干层面同时推进:一 为文归于艺和文以导艺,二为文异于艺和文先于艺,三为文入于艺、文为艺魂,四为文 入文化、文导文化;还需深探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重新认识在艺成文、文为艺心及艺 导文化等文学特性。今日文化应成为语言艺术引导的语艺文化。
  • 王一川
  • 全文[ PDF 1638.0 MB ] 2019.2(8):13-21  共有 1273 人次浏览
  • 布莱希特的“ 戏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学实践...
  • [摘要]布莱希特的“戏剧革命”体现了他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性把握。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布莱希特不仅吸纳了柯尔施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命题的阐释,更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发展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戏剧和新文学。虽然“戏剧革命”通常被理解为戏剧技术上的变革,但其实质是重构一种能够引导观众反思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剧场。布莱希特通过陌生化效果实现对旧戏剧的辩证批判,其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戏剧本身的创新,而是为了创造出能够改变世界的新观众。布莱希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不仅体现为通过戏剧技术革命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阶级矛盾和新社会等唯物史观主题,更体现为通过新剧本将 20 世纪文学批判的笔触带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范畴。这既是尚未终结的资本主义批判总体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今天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实践创新的多元参照。
  • 包大为
  • 全文[ PDF 2007.0 MB ] 2019.1(8):13-19  共有 1595 人次浏览
  • 文艺的媒介生产——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媒介理论研究
  • [摘要]文艺生产以媒介为生产工具,媒介生产工具具有“工具本体”性和联接、聚集、接合等媒介性,可以发挥出特殊的媒介化生产效应。20 世纪后以电子媒介工具为核心的文艺媒介生产力获得了快速发展,使文艺交往关系发生了从等级制、中心化向去等级化、去中心化模式的转变,也再生产出了“辩证意象”、震惊、分心等诸多审美新形态。从作为“整体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视角看,文艺生产表现为中介化活动或媒介化实践。“接合表述”观念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透视出文艺媒介生产的物质实践性和社会性。在人类文化从书写—印刷范式向电子—数字范式转换这千年巨变的当今时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媒介理论有重大意义
  • 单小曦
  • 全文[ PDF 1896.0 MB ] 2020.5(9):13-21  共有 652 人次浏览
  •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
  • [摘要]批判理论的“整体论”取向,要求在规范根基上论证认知、道德及审美的分化理据及其统一性。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以“主体间性”视野重释认知及道德的规范基础,但审美活动的主体根据无法还原为符合主体间性规范的知识理据。这表明批判理论不仅未能完成范式转型,而且仍受制于德国观念论的核心问题,即康德与黑格尔之争。尤其在审美领域,无论是经典批判理论还是沟通及承认范式,均借助观念论美学模式的权威,在美学建构上确立起征用“艺术自律”批判潜能的共通视域即“系统美学”。系统美学既显示了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在“范式转型”中的自我更新,又预示了其衰落的必然性。语言范式的兴起试图纠正沟通及承认范式关于“语言”理解的偏颇,指示出批判理论内部另一支语言哲学传统,后者的创造性根源在于本雅明。在语言范式的启发下,本雅明的思想显示出克服观念论模式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核,可再系统化为一门新异化理论。新异化理论从主体/ 自然批判出发,以语言批判的整体论视野诊断人与自然全面异化的危机,赋予了文学语言(艺术)作为审美批判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可以说,新异化理论重新引导了批判理论之于审美领域的规范论证,为审美复位提供了具体方案。
  • 汪尧翀
  • 全文[ PDF 1558.0 MB ] 2020.3(9):13-25  共有 1215 人次浏览
  • 《资本论》与文学经典的思想对话
  • [摘要]马克思对西方文学经典的研习与化用,内在地促进了他的思想发展与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普遍存在修辞学上的“互文性”,蕴含着马克思与世界文学经典之间持续不断的思想对话。在《资本论》及手稿中,他大量化用《神曲》《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经典的修辞风格,孕育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文学之间跨越性对话的独特思想图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未来走向的理论主题一直与“浮士德”的辩证意象之间保持着深刻的隐喻关系。马克思对“鲁滨逊”关于市民社会兴起与资本主义出路的预言进行了充分的历史阐释。马克思要充分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就必须逾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文学之间的学科分化、文体文类界限,走向一种“超学科”“超文体”的思想形态。在《资本论》中,现实的总体性与差异性、理论的总体性与多环节以及文本的超文体与多文类三者之间,必然形成一种艺术的、整体的再现关系。
  • 郗 戈
  • 全文[ PDF 1746.0 MB ] 2020.1(9):13-20  共有 1169 人次浏览
  • 在认识革命中重塑“文学”——论李初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理论的思...
  • [摘要]在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语境中,李初梨的“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理论因其“认识革命”的思路而具有特殊意义。李初梨的理论并不直接指向政体革命,而是勾勒出以“全社会”视野为核心的认识体系,并转换了智识阶级对革命的认同方式,从这两个层面将无产阶级革命的概念和问题带进文学中,为国内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理论到文学理论的拓展提供了契机。在当下,其思路仍具有可观的理论潜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进程。
  • 王健
  • 全文[ PDF 1476027.0 MB ] 2021.5(10):13-20  共有 975 人次浏览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借鉴、批判与超越
  • [摘要]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康德美学的态度从以“批判”为主转向了“借鉴”、“批判”和“超越”。康德美学经由李泽厚的 “主体性实践哲学”和“人类本体论美学”,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体论转向,进而在审美情感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三个方面促成审美论转向,并在实践价值论和审美自由论两个层面引发其价值论转向。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们对康德美学从来就不亦步亦趋,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上对其进行批判和超越。
  • 范永康
  • 全文[ PDF 1704.0 MB ] 2021.1(10):13-21  共有 1359 人次浏览
  • 后现代文化与资本帝国的全球统治——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 [摘要]奈格里和哈特认为,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的帝国统治的客观状态,作为激进话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恰恰映射了现实中资本帝国统治方式的深刻变化,反基础论和流动的多样性认知模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化布展的存在特征。所以,如果后现代文化思潮所鼓吹的碎片化的主体和混杂的主权形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布展的存在方式,那么,这种看起来革命的话语恰恰在无意识中成为帝国统治的观念同谋。这是一种需要批判性审视的观点。
  • 张一兵
  • 全文[ PDF 1197.0 MB ] 2018.5(7):13-20  共有 1253 人次浏览
  • “超社会”的挫折——朱光潜审美启蒙观的内在困难
  • [摘要]朱光潜的美学生涯中伴随着“人生艺术化”的审美启蒙设想,但这一设想在其科学化的方法论和其终极的审美理想之间可能存在逻辑上的张力。首先,朱光潜在对移情现象的审美心理学分析中加入了浪漫派的泛神论美学成分,试图以此解释中国传统的“天人感通”式审美境界,使之还原为纯粹审美的普遍理想。但同时,朱光潜又承认在审美活动中存在着客观的“性分深浅”,亦即常人和天才在情性状态和审美追求方面的显著差异。为解决这一矛盾,朱光潜把通达理想审美状态的“天才”解释为长期学识和艺术创作经验积累所致,并给予其社会历史实践层面的发生性解释。进而,审美启蒙的着力点不再是情感的鼓动,而成了知识启蒙。最终,这种“社会化”的知识启蒙必然和朱光潜心向往之的“超社会”纯粹审美境界发生对接上的困难,其原因则在于朱光潜过于强烈的社会介入改造心态和纯粹审美静观理想之间的矛盾。
  • 冯庆
  • 全文[ PDF 1622686.0 MB ] 2021.6(10):14-22  共有 804 人次浏览
  • “三重摹创”视野下非虚构写作的实践图式探究
  • [摘要]“何谓/ 为何非虚构写作”是文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非虚构写作是作者在其所处的历史与生存情境下,所选择的最符合其写作伦理的叙事形式。一旦叙事将写作者、读者和被叙写的他者连结成一个互相遭遇的中介平面,写作者之于他者和读者的双重债务关系也就在前构型阶段产生。借由中介的开展,非虚构写作与“真实” 亦在共构型阶段形成特殊的面的连接,二者相互支持并证成彼此的真实性。最终在重构型阶段,作品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后理解,进而也让作者与读者对被叙写之他者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关切和反思成为可能。
  • 王 灿
  • 全文[ PDF 1964498.0 MB ] 2022.2(11):14-22  共有 558 人次浏览
  • “白心”与鲁迅关于现代作家进德路径的思考 ——兼论鲁迅对爱罗先珂...
  • [摘要]在鲁迅以“立人”为核心的进德思想中,“白心”是作为一种进德路径或方法而存在的。《破恶声论》中鲁迅创造性地化用了宋尹学派的“白心”作为道德资源,以对抗儒家强势的进德修身话语体系,这种独特的进德思路影响深远。鲁迅将“白心”作为现代作家及知识分子道德养成的方法,直接影响了他对爱罗先珂的译介。鲁迅突出呈现爱罗先珂的“白心”特质,一方面引导其由“社会党人”向“诗人”的形象转变,另一方面回应其关于“智识阶级”的道德批判与道德期待,塑造出“心思纯白”且“敢于白心”的形象,对于现代作家道德塑造具有示范意义。
  • 梁仪
  • 全文[ PDF 1877423.0 MB ] 2022.6(11):14-23  共有 696 人次浏览
  • 介入艺术的三副面孔
  • [摘要]作为前卫艺术的激进形态,介入艺术发生伊始就与政治领域关系密切,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色彩。恩格斯批判的“倾向文学”,是介入艺术的早期形态。“倾向文学”本身蕴含着主观政治意图与文本客观意义之间的矛盾。卢卡契和萨特试图从主观角度解决上述矛盾:卢卡契主张社会主义文艺要有明确的“党性”原则,萨特则提出了赋予作家更多自由的“介入”观念。与此不同,罗兰·巴特和阿多诺更为注重作品的审美形式蕴含的客观意义及其政治潜能。如果说在20世纪中期,“介入”取代“倾向”是无产阶级革命日趋激化的表征,那么在90年代兴起的“参与艺术”,则是左翼政治趋于低谷的具体表征。面对日趋分化的社会现实,介入艺术应始终明晰其审美特殊性蕴含的政治潜能与限度。
  • 常培杰
  • 全文[ PDF 1727992.0 MB ] 2022.5(11):14-22  共有 583 人次浏览
  • 中国古代艺术时空观及其结构创造
  • [摘要]中国古代的时空一体观对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突出体现为在艺术创造中形成了“身度”的时空、“气化”的时空、“节律”的时空和“境象”的时空四种主要艺术时空观念,并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结构创造的基本理念。“身度”时空观之根身性体验、“气化”时空观之阴阳对待的思维方式、“节律”时空观中对空间结构中的节奏韵律的重视,以及“境象”时空观中的境界式超越,为我们理解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和超越意识及其结构创造理念的民族性、独特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 黄念然
  • 全文[ PDF 1689.0 MB ] 2019.6(8):14-21  共有 1094 人次浏览
  • 资源分层、内外循环、理论何为——中国文论70 年三题
  • [摘要]自1949 年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经历了曲折变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在这70 年中,出现了诸多探讨和争论,其中有三个贯穿始终的话题,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所接受的不同层次的资源、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循环、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的变化。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描述和研究,可以从中窥见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轨迹,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
  • 高建平
  • 全文[ PDF 1560.0 MB ] 2019.5(8):14-23  共有 2065 人次浏览
  • 魏晋之声:啸台本事及其相关文学书写
  • [摘要]魏晋之啸是魏晋士人文化精神在声乐艺术上的呈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精神史意义,堪称“魏晋之声”。啸台本事,即关于啸台的若干故事原型,不仅是啸史发展的重要节点,而且是我们阅读古典诗文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学现象。长啸作为来自茫茫草原的声乐艺术,在魏晋时期被中原的音乐家推向高峰,其文化境界在啸台本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在《诗经》之后,长啸再次从音乐艺术的廊庑进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如果说啸台本事彰显的是“音乐化的自然”,那么,有关啸台本事的诗赋彰显的则是诗化的自然,二者均是人化的自然的结晶。
  • 范子烨
  • 全文[ PDF 7451.0 MB ] 2020.2(9):15-23  共有 988 人次浏览
  • 赛博格女性主义批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 [摘要]哈拉维凭借赛博格形象构建起新的女性主义理论,并试图模仿《共产党宣言》的形式将之宣扬为女性解放的新乌托邦,然而在自诩为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外表下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与拒斥。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虽然直接承继自控制论,但当哈拉维将之化用为一种后女性主义理论,它实际上受到的是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理论的影响,并直接与后殖民主义的身份政治相呼应,试图以对辩证法的摒弃和对唯物史观的超越实现以赛博格为新的革命主体的解放论。所以,哈拉维以赛博格理论为核心的女性主义客观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之于女性主义的核心价值,即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决定性意义。此外,面对赛博格理论,也要充分理解其作为一种文化理论的“盲视与洞见”,当面对其具体性时,詹姆逊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可逾越的地平线”的忠告仍具有现实意义。
  • 张墨研
  • 全文[ PDF 1482782.0 MB ] 2022.4(11):15-23  共有 629 人次浏览
  • 《沉沦》阅读史与制造“文学青年”
  • [摘要]《沉沦》曾引发阅读热潮,促进了文学的代际更替以及新的阅读主体的产生。郁达夫在《沉沦》中创建了“文学青年”形象,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加以演绎与示范,而读者也将身份认同交由文学阅读来代理、筹划。《沉沦》开启的郁达夫接受与流行史,在阅读伦理、写与读的交互方式等方面,浮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浪漫主义影响下的阅读教化也塑造出崭新的主体造型与身份认同。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在合力将一类新型青年形象与感性经验托举出历史地表之时,郁达夫与其读者之间有着复杂又有趣的互动合作。
  • 金理
  • 全文[ PDF 1737041.0 MB ] 2023.3(12):15-23  共有 541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